亚星会员平台





北京新发地市场:一周蔬菜价格行情

网站编辑:zhangxm │ 发布时间 :2018-04-20 

    ㈠、基本概况
    上周蔬菜价格波动上行。
    4月13日,新发地市场蔬菜的加权平均价是2.51元/公斤,比4月6日的2.28元/公斤上涨10.09%;比去年同期的2.16元/公斤上涨16.20%。周环比大幅上涨;年同比大幅上涨。上上周末 ,年同比下降2.56% ,上周同比由小幅下降转变为大幅上涨。
    上周内的最高价2.51元/公斤(4月13日),比上上周的2.32元/公斤上涨8.19%;上周内的最低价2.36元/公斤(4月8日),比上上周的2.25元/公斤上涨4.89%。上周的低价出现在周前期 ,最高价出现在周末,说明上周菜价是在波动上行的 。
    上上周后期,北方产区受到大范围强降温 、强降水影响;上周前期,南方产区也受到强降温 、强降水的影响;上周后期,北方产区再一次受到强降温、降水影响 ,这种影响还会继续南下,在本周影响到南方产区 。上周菜价上涨 ,实际上就是这种天气过程对价格的影响。
    不利的气象条件对菜价的影响往往存在着一个滞后期,短的可能1-2天 ,1-2周,长的能够达到2-3个月 ,这要看影响的程度。目前看来 ,连续2轮的降温过程 ,影响的时间大约滞后在1-2周 。
    总体上看,菜价仍然处于季节性下降区间,短时间价格的波动 ,并不能扭转菜价走势的“大势”。
    ㈡ 、上周市场的热点话题
    1 、黄瓜
    4月13日,新发地市场黄瓜的批发价是1.2-1.9元/斤,上上周同期(4月6日)的价格是1.2-2元/斤 ,周环比下降3.13% 。去年同期是0.7-1元/斤,年同比上涨82.35%。
    上周 ,黄瓜的价格经历了1轮冲高回落的过程  ,周内的最高价出现在周中期 ,最高价达到了2.3元/斤 ,周后期价格又出现回落 。
    之所以出现这样的现象 ,与上上周后期出现的大范围降水 、降温天气过程有关 。当时,黄瓜的主产地辽宁 、山东都出现了较长时间的降水、降温过程。在这个天气过程中  ,产地光照严重不足 ,暖棚内的温度偏低 ,影响了黄瓜的正常生长 。使得黄瓜的生长速度减慢,每天可采摘的数量下降,供应量减少 ,价格走高 。
    光照不足对黄瓜生长的影响分为2个方面 :一方面植物的生长是通过光合作用进行的,光照不足,光合作用就难以进行,植物的生长速度就受到比较直接的影响;一方面,现在上市的黄瓜还是大棚生产的,大棚内温度的提升也是靠阳光的,有阳光 ,大棚内的温度就快速回升 ,没有阳光,大棚内的温度就一直低迷 。特别是山东地区 ,许多大棚都叫做“日光温室”大棚,大棚内的升温主要靠“日光” 。阴雨天气没有日光 ,大棚内的温度偏低 ,黄瓜的生长速度也会受到影响 。
    所以,在低温阴雨天气出现的时候,上市的黄瓜是在降温、降水过程之前采摘的 ,当时的价格还是比较稳定的,降温降雨天气过程出现以后 ,随后再采摘的黄瓜就会减少,价格会出现上涨。也就是说 ,当不利的天气条件出现的时候,对价格的影响并不是立竿见影的 ,影响的表现会推迟一段时间,对价格的影响存在着1个滞后期。
    周后期价格回落,是因为周前期天气放晴 。
    2 、西红柿
    4月13日 ,新发地市场西红柿的批发价是1.5-2.7元/斤 ,上上周同期(4月6日)的价格是0.8-2元/斤 ,周环比上涨50%。去年同期是1.3-2.2元/斤,年同比上涨20%。
    上周西红柿价格大幅上涨 ,实际上是2方面因素影响的:一方面是上上周后期北方产区出现的大范围降温、降水天气过程,影响了西红柿的生长速度;一方面是此茬西红柿到了上市的尾期。
    自去年11月份以来 ,西红柿的价格一直处于低迷的状态 ,新发地市场西红柿批发的平均价一直处于近5年同期的最低点,甚至还出现冬季的价格低于夏季价格的反常现象。主要原因就是内蒙、辽宁、山东的西红柿种植面积扩大并且集中上市。价格最低时,即春节前后 ,新发地市场西红柿的批发价只有0.7-1.5元/斤,从云南西双版纳、四川攀枝花运过来的西红柿,在新发地市场的批发价只有0.6-1元/斤,这个价格中还含有商品化过程的费用0.6-0.7元/斤。
    就是因为扩种及集中上市,才造成价格如此之低迷 。但是,一旦出现集中上市的现象,势必会出现集中退市。目前就到了冬季西红柿集中退市的时间段了,后期即使天气状况明显好转,西红柿的价格也不会像黄瓜价格那样出现回落了。
    后续上市的是山东、河北、河南、内蒙春季西红柿了,目前来看 ,春季西红柿与冬季西红柿在供应链的衔接方面有可能出现短时间的断茬现象。
    3、生姜
    4月13日,新发地市场生姜的批发价是2.8-4.4元/斤,上上周同期(4月6日)的价格是2-3.7元/斤 ,周环比上涨26.32%。去年同期是1.2-2.5元/斤 ,年同比上涨94.59%。
    生姜价格在上周也出现明显上涨,上涨的外因还是天气的影响。
    上上周后期至上周初 ,冷空气过境山东,在当地不但造成降温、降雨,还伴随着狂风 。山东青岛地区种植胡萝卜的冷棚被刮得只剩铁架子了,上面零零散散的挂着几丝塑料片 。山东潍坊地区种植生姜的冷棚也同样遭此厄运,当时的最低气温下降到0℃,姜农顾不上卖姜,全部去修补大棚 ,造成生姜供应出现短缺,价格大幅上涨。
    现在,大棚已经修补完毕,棚内的生姜姜芽没有出现冻害现象,预计对今年生姜的产量不会造成明显影响。但是,生姜的价格已经涨上去了,暂时难以回落。
    实际上,去年生姜种植面积就比较大,姜农家的地窖里存满了生姜。由于生姜比较耐储,存好了可以储存2-3年,姜农对价格又有较高的预期,导致生姜的价格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就一直保持高位。由于价格一直偏高  ,今年生姜的种植面积继续扩大,如果次轮天气过程对生姜生长过程没有造成影响,到了秋季霜降前后的收获期时 ,生姜储存有可能面临库满为患的局面。惜售是拉动价格上涨的内因。
    4、西葫芦
    4月13日,新发地市场西葫芦的批发价是1.2-1.5元/斤 ,上上周同期(4月6日)的价格是0.8-1.2元/斤,周环比上涨35%。去年同期是0.5-0.8元/斤 ,年同比上涨107.69%。
    上周末,西葫芦的价格比去年同期高出1倍,同比增幅十分明显 。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无外乎两方面原因:1是近期北方产区进行夏季 、冬季季节的反复交替,影响了西葫芦的正常生长;再一个就是上一年冬春季西葫芦的价格过低 。
    目前上市的西葫芦主要来自山东聊城地区,西葫芦从采摘、分选 、包纸 、套网袋、再用塑料袋打包包装或者纸箱包装、运抵市场、销售,这个商品化过程发生的费用一般在0.3-0.4元/斤,去年同期的市场价格是0.5-0.8元/斤 ,可以推算出地头的价格是多么低廉了。所以去冬今春上市的西葫芦是减种的,价格始终高于上一年同期 ,这种上涨,实际上是属于恢复性上涨的,只不过此轮降温过程进一步加大了上涨幅度 。
    北方产区冬春季上市的西葫芦是日光温室大棚生产的 ,山东地区日光温室大棚、暖棚均扛住了此次狂风的袭击 。北京新发地市场 刘通





XML地图